第六十九章,敦煌藏经洞-《魔法眼镜》
第(2/3)页
最终我还是骑着英招出发了。一出昆仑洞府。它便破空而去,我只感觉到两耳生风,比我平时驾云又快了许多了。不到半个时辰,我们就在里沙鸣山不远处的僻静处降落了云头。英招不用我提醒就隐去了翅膀,这样通往沙鸣山的路上,就出现了一个骑着普通马的普通的道士。
人越来越多,原来这荒漠的边缘已经形成了一个集市,叫做敦煌。
我的眼睛盯着敦煌,大脑却在翻阅它的前世今生。
原来上古沙鸣山的降临,埋葬的不止那些能歌善舞的女子,还埋葬了一个前来观看舞蹈的帝王,这里就被叫做“敦薨”。慢慢演化成了今天的“敦煌”。
东晋咸康二年,一个名叫乐尊的得道高僧云游到了这里,在慢慢的沙鸣中捡拾到了许多远古的音符,还捡拾到了许多来自如来,弥勒、观音等佛与菩萨的诵经声。他的耳朵听着这一切,眼睛立即幻化出了当年千佛齐聚超度亡灵的情境,于是跪了下来,发下了宏愿,要在这里凿窟造像,再现当年千佛诵经的盛况。
乐尊一面凿窟,一面把捡拾到的经文上配上了同样是捡拾来的音符在口里哼唱着。他手下的和尚中不乏笔墨之士,把一切又都作了记录。于是滚散一地的佛经典籍被音乐串起,收藏在他们苦苦凿出的藏经洞中。后来有人到处传说漫天黄沙的莫高窟里,埋藏着佛教的珍贵典籍,得到此典籍的人都有可能一步登天,成为超脱六道轮回的存在。
邪魔外道纷纷觊觎。
乐尊的追随者于是把藏经洞洞口封死。漫漫黄沙帮助了它们,于是没人再知道藏经洞的位置。
时间的沙漏不停地流,先天崩塌,后天不再,就是西天的佛也失去了灵光。光绪年间的一个姓王的道士却发现了藏经洞的所在。
英招驮着我一路得得得得地往沙鸣山的风向走。
前面出现的人越来越多。有几个人引起了我和英招的注意,他们都穿着和服,有一个人戴着眼镜,文质彬彬,不过跟随他的却都一个个凶神恶煞,腰里挎着武士刀,拖着木屐踢踏踢踏地横着走。
“日本人,他们来干什么?”英招小声地问我。
“别出声,慢慢跟着!”我悄悄吩咐。
越来越接近沙鸣山了,王道士住持的太清观就在眼前。这时那几个日本人突然转身看见了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