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三教浅析(二十九)-《大师》


    第(2/3)页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

    南怀瑾先生的这些论述,相信与否各人心间有杆秤,这种见仁见智的问题在此就不论了。因平日里基本没有吸收儒家书籍的营养这一缘故(以前认为孔圣人就一迂老夫子,直到看了南先生的书,这才把态度给改正过来。),儒教理论自然属于捉襟见肘讲不上来,就只是知道孔子他老人家也是得了道滴。

    所以,这里抛开儒家思想不论,下边试着讲讲在江湖上这‘三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历史上随着佛教文化在国内的渗入,都是引了本土两大门派的直接反感,但先坐不住了跳出来反对的是道家。

    为什么这样子呢?只能从佛家门派入主中原那时候说起了。

    起先,道家人士根本不把这外来的光头和尚们放在眼里,撇着嘴心道:“你个小家雀还能掀起大浪,能翻得了天?再咋说,太爷也好歹占有主场之利啊。小子,你要是不守规矩,估摸着不出一袋烟的功夫就能把你给灭喽!”

    按说道门一派有这种心理,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好歹你佛门也是在人家的地界上混口饭吃,虽说两派看你的主题思想是没有错误滴,想着既然大家在理论都是如此这般,也不好厚着脸皮把硬是把你往邪派上划。但咋说,你也算远来是客,终归不能先宾夺主不是?

    谁知道后来事实的演变,大出道家的预料,随着信众的逐渐加入,佛家的底气愈的壮硕了起来,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之势。

    为啥会出现如此状况呐?

    其实说白了,就是道家的群众基础过于薄弱的缘故。

    因为是本土大派的缘由,那些从大老远跑来敬香的群众们老是觉得,无论你送了多少东西,那些道家师父们都只是腔着脸点点头而已,给人以感觉是,爱送不送,这点只是其一。

    还有比较万恶的是,有些信众极度虔诚的表示要跟着师父修行,不管好说歹说那些白胡子老道们,只是冷冷地用x光线扫视下,就摇头坚拒道:“你那骨骼育谈不上太好,按照老祖上传下来的规矩,不是骨骼清奇之列,俺们是不能收滴......”

    所以,就服务态度来讲,两边的差异就大了去。

    一派是宣扬‘普度众生’,凡事来个人就分列两排堆笑欢迎。

    另一派呐,态度不端正且还不说,居然还心里上把群众往外推。

    日子处久了,人民群众起码这点眼力肯定还是有滴,你道门之中如此恶劣的服务态度,即便是鬼大爷也不能赶来凑热闹嘛。再则说,你道门一贯克制此类众生,他们岂敢过来凑数?

    都是知道的,信众是和门派的业务有着直接关系滴,眼瞅着收入线条的直线下滑,再也感觉不到牛市的道家大碗们都是沉不住气了,于是找到儒家门派商议对策。

    待到儒家内部商议完毕,遂统一了口径决定,“枪口一致对外”。随后他们对道家董事会做出了承诺:“老大,这事情爷们绝对支持您,尽管放一百二十个心。您瞧好喽,没两天这些小子就得抱着铺盖卷滚蛋!”

    对于儒家的大力支持,道家门派的头头们着手高兴了一阵子,但后来才现,儒门理事会所表的严正声明,无非像那些外交照函一般,都是些空话。他儒家的人从来都不靠香火钱吃饭饭,哪会有火烧眉毛般的切身之体会,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罢了。看来还得是,蜂虿入怀各自去解,毒蛇噬臂壮士断腕才行。

    于是乎,道门一派就为了香火的原因,开始嘲笑起和尚们来。

    问题是,都是知道和尚们都是吃素的,但是真是到了打口水战的时候,有些和尚可不是吃素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