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求雅斋的镇店之宝】-《考古大玩家》


    第(2/3)页

    它因稀缺而弥足珍贵,各朝历代都纷纷仿制,就是现代8、90年代,亦很多仿品充斥市场,无论到哪个旧货市场或古玩店,均可见到“大明宣德年制”款的宣德炉,然而如果想从这里找到真宣德炉简直是大海捞针。

    其实古玩中最容易鉴别的就是宣德炉,因为真伪之间相差太悬殊了,通常认为不易鉴别的,是因为谁也没有见过真的宣德炉,一旦见过真的宣德炉,真假优良一目了然。

    真品的那种内蕴的奢华,那种历史的厚重感,那种无法言喻的美感,是怎么也仿不出来的。

    “太珍贵了……”顾为西捧着宣德炉爱不释手。

    顾爸瞧不下去了,不屑道:“不就是个铜香炉吗,爸两百元买一麻袋。”

    顾为西强行按捺住激动,“爸,这可不是您摆地摊时甩卖的香炉,这是大明宣德炉,宣德炉啊,是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亲自参与设计监造的铜香炉,价值连城,不,它就是无价之宝。”

    “宣德炉?这玩意还有真货?假的吧。”顾爸也不是文物白痴,但凡对古玩略知一二的人,都听闻过宣德炉的大名。因为它无比昂贵,因为它稀缺到世人怀疑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宣德炉,因为它是史上仿品最多的器物。

    “它就是真品。”顾为西看向陈冠东,“这东西是无价之宝,赠人太可惜,也太贵重了,你拿回去放在山上道观,绝对的镇观之宝。”

    陈冠东是名牌大学毕业,知道宣德炉的价值和它在文物界中的地位。他表示怀疑道:“怎么断定它是真品?”

    顾为西从茶几下拿出几张报纸,叠在一起在炉身上轻轻擦拭几下,原本佛经纸的古朴色泽顿时呈现出自然绚烂的色彩。

    不仅陈冠东瞪大眼睛,旁边的顾春华也彻底醒了酒,结结巴巴道:“哎呀额地个娘嫩!这皮色……”

    顾为西笑了笑,“根据记载,明宣德皇帝在位时,宫内的佛殿突然失火,金、银、铜像都烧得混成一团。金银珠宝和铜器都烧结在一起。于是皇帝下令将这批凝结了各种金属的原料铸成铜炉。这证实宣德炉的原料里包括金、银这样的贵重金属。因此很多古籍都形容宣德炉呈现出珠光宝色、五彩斑斓的效果。就像这个样子。”

    “而后世包括宣德皇帝自己制作的第二批宣德炉,也没有第一批的效果,因为第一批的铜、金、银等金属融入比例是偶然发生的,再也难以复制。”顾为西看了旁边的顾妈妈和陈青云一眼,手指香炉的造型,“还有,从商周时期到明代的青铜器大都是采用泥范的一次铸造法,这种铸造法所用的范模只能使用一次,所以青铜器没有完全相同的。到了明代以后,失蜡法才开始广泛应用,这是一种相对较简单的方法。”

    顾为西继续说:“据说宣德皇帝曾经询问铸工说,铜炼几次才能精纯?铸工回答说用六火炼铜,就会现出珠宝的光彩。于是宣德皇帝命令炼十二火,把最精纯的铜选取出来制成宣德炉。这样不惜成本的冶炼,使得宣德炉更多了一层精工细做的庄重。”

    顾妈妈听不懂,但感觉很高大上,特别这个高大上是自己的宝贝儿子,她当然满脸都掩饰不住的骄傲。

    顾春华也彻底服气了,哪怕他嘴巴上不承认,但心底已经承认。不行,再这样下去,老子在家里的夫权父权都要下降到零点,必须要夺回户主的领地。明天就去西大旁听。

    陈冠东也感叹道:“如果真是宣德炉,那就太珍贵了。”

    顾为西感概道:“岂止是珍贵而已,宣德炉究竟有没有传世品,是我国考古学中的一大悬案。而今天,彻底解开了。”

    陈冠东见顾春华爱不释手的样子,他说,“要说,我也不是它的主人,山上道观也没有安全的存放地,我们也不懂怎么保管照顾它。正好,顾伯父是专家,自古就有宝剑赠英雄之说。这个宣德炉就托付给伯父您了。”

    顾春华大喜,“这……太贵重了……”他当然愿意,不说价值,就名气来说,有了这个宣德炉镇店,他的求雅斋算全国独一份的。

    顾为西虽然喜欢,但他从不强求,“陈道士,你把宣德炉存放在一元观,将来慕名而去的游客不要太多,对重塑道观辉煌也不是没好处的。”

    陈冠东淡笑道:“小贪如无,不若大贪。大者易现,现者易亡。道家说:不若不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