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重组-《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第(2/3)页

    “这是汇丰综合评估之后,设定的比例。”费利通解释道:“开元玩具,金门建筑,怡和洋行、九龙仓以及和记黄埔的股票,两位是共同投资的,所以对半持股,但浅水湾大酒店,飞机租赁以及湾仔的东方魅力办公楼,都是沈先生的资产,注入natrt之后,李小姐的股份就降低了。”

    和沈冲到处乱搞相反,李开元一直专注做玩具,其他生意很少去碰,即使是沈冲推荐的蒙妮坦美容店以及马郭志清的服装店,她都只是投一笔钱,做个不问事的股东。

    而她赚到的钱,对沈冲完全不设防,随便他用,沈冲在香港,除了年初做黄金期货的那笔横财之外,其余的资金,像买浅水湾大酒店,狙击怡和洋行等行动,全靠李开元支持,他的媒体生意,虽然看起来做的风生水起,拥有“香港最好的制片公司”,“亚洲最佳中文新闻周刊”,“香港销量最高的娱乐杂志”等众多头衔,看似光鲜,但汇丰财务审核之后,发现整体还处在亏损状态——那个胶片冲印工厂,建设成本高达3000多万美元,冲印费却很低廉,这笔投资,至少要10年才能收回成本;录像带租赁公司也处在大肆扩张的阶段,烧的钱比赚的钱多;还有香港电影文化中心,每个月光教师薪酬就要30多万,因为是免费教学,有出无进,全靠补贴。

    虽然魔方和椰菜娃娃都是他捣鼓出来的,但没有李开元的苦心经营,绝对做不到现在这样的成绩,所以沈冲觉得她只持有不到3成的股份,很不公平。

    “李小姐当初看到这个文件的时候,和你的反应几乎一样,只不过她觉得自己的比例太高了。”费利通见沈冲沉默,感慨道:“ai我做了40年的银行职员,从英格兰到印度,从印度到美国,再从美国到香港,见过无数夫妻为了财产而吵闹不休的例子,但我总没见过像你和李小姐这样的情侣,你要知道,这份文件上每一个数字,哪怕是小数点后面的数字,都代表着上千万美元的财富,上帝呀,上千万美元你们却毫不在乎,而且你们两人甚至还没有结婚”

    沈冲只是一笑,他和李开元之间的关系,非常奇特,像姐弟,像夫妻,像恋人,像朋友,像合作伙伴,但不管是什么关系,情比金坚,金钱确实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因此股权谁多一点,谁少一点,无关紧要,反正钱再多,除了衣食住行之外,都是数字和废纸而已。

    签好字之后,沈冲把文件递给费利通,问道:“费,我听说你打算退休了

    “是的,下个月退休,不过你不用担心,汇丰的服务质量,不会因为我的离开而减少半分。”

    “我对汇丰的服务一直很有信心。”沈冲笑了笑,说道:“我只是很意外你的退休。”

    “中国人常说落叶归根,我快uu岁了,该退休回家了。”费利通仔细检查了一下签名,然后收好,说道:“另外还有一件事,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名经济学家,而不是银行家,因此我很想完成那本知识经济的书,但是你知道,在汇丰上班,私人时间非常有限,我不能全心投入写作。”

    现在沈冲把知识经济的大旗竖的很高了,就缺理论来刷声望,他连忙问道:“书写的怎么样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