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传国玉玺-《大唐之无敌天下》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二决了最在平的教育问题后,李玄霸才询问杜如晦道!堞不生,粮食的问题怎么样了?。

    杜如晦回答道:“回元,已经谈妥。本来有不少人还抱着观望的态度,推推拖拖的,不过在元收伏了瓦岗的消息一传开,这些人就立即主动的上门合作,大方慷慨得令人难以置信,有些人甚至还表示愿意将粮食无偿的献给元,不用元还。”

    “很明智的选择,告诉他们。对于他们的慷慨,本王会记在心上的。”

    “是,元,这话臣一定会带到!”

    “那么,粮食够了吗?”

    “绝对够了,洛阳权贵和富商储藏的粮食之多,远乎臣等的想像。再加上瓦岗军的几个粮仓还有点余粮,整个中原地区的百姓们到明年秋收时都不必挨饿了!不过臣等商量过后,有个建议想请元同意”。

    “说!”

    “臣等认为,元爱惜百姓,不让百姓挨饿的想法是好的,不过这样无偿的给他们送粮食有点不妥。人是有惰性的,如果尝到不需要付出就能得到粮食的甜头,只怕有些人在明年春耕时不会尽心的劳动,只想幻想着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到免费粮食。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生,所以臣等想了一个以劳贷粮的法子,希望元批准!”

    “以劳贷粮?”

    “没错,家里只有老弱妇孺的可以无偿的得到粮食,但是有劳动力的青壮年想要得到粮食过冬,必须要付出一定的劳动力来换取

    “那你想要他们做什么呢?。

    “筑河堤,中原地区多河流,易大水,尤其是每到夏季,大雨倾盆之下,很多河流就会涨满而冲塌堤坝,淹没平地和庄稼。所以臣等认为最好趁入冬的时节将所有的河堤加固修高一下,防患于未然”。

    “好主意,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办吧!不逝青注意,让他们自主的干活,不要强迫鞭挞他们,把他们当成奴隶般看待。愿意干的人,一定要让他们吃好睡好,不要让他们饿着或冻着,也别太累着他们!”

    “请元放心,臣等一定会严格的执行元的旨意!”杜如晦一脸肃容的道。

    李玄霸点了点头,又问道:“关于为百姓们搭建火墙或火炮,造取暖炉子的事情如何了?”

    杜如晦回答道:“正在进行中,臣等的计划是先给老弱妇孺的家庭搭建火墙或火坑,并送去取暖炉子和石炭,同时让同村的村民们都来学习见识一下,这样一来,他们回去之后就能自己做了,效率会更快。相信一定能够在寒流来临之前让整个中原地区的百姓们家家都是取暖炉子和火墙或火坑!”

    “那些士兵们没人反对或是不满吧?。

    “没有。臣等给他们讲了这是元的意思。并为他们讲了元所讲的“军民一家,改变军人素质。的话,他们听了后都深有感触,因此才会积极参与,没人反对或是不满。”

    李玄霸再次点了点头,又突然的说道:“刚才谈到筑河堤的事情,本王突然想到了历朝的律法刑罚制度的问题,本王觉得不吐不快,因此想要跟你们谈一谈,希望你们听后都畅所欲言,提提意见,谈谈自己的想法。千万别跟本王藏着掖着,本王不是那种听不得相反意见或是因言而降罪的昏君!只要你们说得好,本王必会采纳并有赏赐,说得不好,本王绝对不会怪罪!”

    “是,元,臣等一定会畅所欲言!”

    杜如晦等人早已经习惯了李玄霸天马行空般的想法,尽管都不明白他是怎么从筑河堤想到了律法刑罚制度上面去了,但却都是一付见怪不怪的样子,认真的听着。

    只听李玄霸说道:“本王曾经阅过一些历史上的律法刑罚制度以及前朝杨坚时所编撰的《开皇律》,真是令本王大开眼界。怎么说呢,简直是在看如何折磨人的大全,或是说在看编撰这些律法刑罚制度的人的心理,这些人毫无疑问都心灵阴暗,以折磨他人为乐的心理扭曲者,否则也不想出那么稀奇古怪,光是想想就让人觉得毛骨怵然刑罚手段和酷刑。尽管杨坚时代所编撰的《开皇律》废除了这些纯属以折磨人为乐的刑罚手段和酷刑,改为只有笤、技、徒、流、死五刑,不过本王仍然觉得不好。本王决定再次修改律法和刑罚制度,将答、杖、徒、流、死五刑改为只有服、劳、死三刑!”

    杜如晦等人都听得一脸疑惑。杜如晦忍不住的提问道:“请问元,何谓服、劳、死三刑?”

    李玄霸解释道:“所谓服,意思是社区服务,这主要是惩罚那些只犯了小罪,不至于要坐牢的违法者。比如说小偷小摸,所偷的钱财很少,不过过一定的数量,至于这数量是多少,你们可以研究下再决定。另外还有打架闹事,没有造成严重伤害者。还有当众聚赌,随地大小便,做一些伤风败俗的事情者。以及一些无法无天的纨绔子弟骑马在街上横冲直撞,毁坏百姓的财物或是欺压百姓,调戏良家妇女者等等。这些只能算是小罪行,不宜惩罚过重,也用不着坐牢者,就罚他们在有人监督之下做一定时间的社区服务。

    比如扫大街、拾垃圾、疏通下水道、种地植树、或者是照顾孤寡老人,为他们服务之类的劳动。这些社区服务时间最低不能低于二十个时辰,每天必须要完三个时辰。有违反或是不认真者,加时。如果有人仗着自己的家族势力坚持不干或是故意捣蛋的话,那就罪加一等。等待他的就是劳改了。所谓的劳,就是劳改。罪行过大者,除了被录夺自由外,还得干苦力劳动,以赎自己的罪行。比如说筑河堤、筑路、开矿、开荒地等等。每天至少得干四五个时辰,干完后就回监狱呆着,一直到刑期结束为止,这就是劳改。另外。日后与外族打仗,比如突厥、吐蕃、高丽、日本啊等等,俘获的俘虏都得享受此待遇,让他们通通给本王干苦力。至于死刑就不用说了,罪大恶协”八消饶恕者。比如故意杀反叛国、贪污受贿的钱唰世列定的数量者,通通都判死刑。死刑也别搞那么多花样,直接砍头就行。”

    解释完后,李玄霸即看了看下面认真听着杜如晦等人,提问道:“对于本王提出的这些刑罚制度,你们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只见网投诚过来的瓦岗军师魏征上前了一步,拱手道:“禀元,元,臣魏征对此有疑问!”

    很好,终于站出来了。本王还担心你们这些网投诚的瓦岗谋士们会学徐庶,进了本王的“大营”就一言不呢!

    心中欣慰之下,李玄霸即“和颜悦色”的对魏征说道:“魏先生请说。本王洗耳恭听!”

    对于李玄霸的“和气”魏征感到有点受宠若惊,但仍然从容不迫的提问道:“元所提议的服、劳、死三刑听起来似乎比苔、杖、徒、流、死五刑更完美,只不过这样的刑罚又怎能做到公平合理?比如说劳刑,如果是没有劳动力的罪犯,比如说老弱妇孺之流或是残疾人,他们如何服劳刑,万一被累死了,该怎么办?”

    李玄霸淡然的道:“这还不简单,让他们服力能所及的劳刑就行。本王所说的劳刑,并不意昧着要用干苦力来折磨犯人,比如让体弱的人去搬他搬不动的石头,或是把他活生生的给累死。假如真的生了这种事情,那就是狱卒,也就是安排和监督劳改犯干活的人失职,那他也是在犯罪,是在渎职,要是因此害死了犯人,就得当成故意杀人来定罪。

    本王知道历史上的狱卒都向来以折磨、凌辱犯人为乐,很多犯人还没有出狱就被狱卒折磨死掉或是疯了。尤其是女犯人,大都会被狱卒强*奸,生不如死。本王希望能社绝这种现象,提高狱卒的素质。对于心理太阴暗、变态,整天以折磨犯人为乐的狱卒要坚持的开除和处罚。派人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去监狱视察,如果现狱卒弓虽女干女犯人或是折磨故意杀死犯人的事件,就得处理其狱卒,绝不轻饶。当然,此事实际上该怎么执行,本王希望你们能订制一套完善的制度来,让它能完美的执行下去,不会产生种种问题。对于此事,魏征,本王知道你也是个大才,因此本王打算封你”嗯,杜先生,掌管刑狱惩罚的官员叫什么来着?”

    杜如晦急忙回答道:“回元,是大理寺卿,大理寺乃是专门掌刑狱案件审理的官署,大理寺卿则是大理寺的最高长官。”

    “大理寺,大理寺卿?”李玄霸念了两遍,皱眉道:“太难听了,不明真相的人听起来还以为是寺庙,得改掉。从今天起,大理寺更名为司法部,专门负责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最高长官大理寺卿更名为司法部长…”

    话还没有说完,即听杜如晦干咳了一声,提醒他道:“元,负责国家法律、刑狱等事务的乃是刑部的工作,大理寺是掌刑狱案件审理的官署,两者的性质并不完全相同。设置大理寺的最初目的,是因为地方官员的司法权力过大,可自行勾决死刑犯人,造成不少冤假错案。为了防止此事生,才设置了大理寺,作为复审机构。元所说的司法部,应该是刑部的范围。”

    李玄霸心中有点郁闷,暗骂这古代的机构什么都乱七八糟的,本王研究了这么久都还会搞错?想了一想后,李玄霸即改口道:“那就将刑部更名为司法部吧,刑部尚书更名为司法部长。至于大理寺,更名为最高法院。至于最高长官大理寺卿,更名为最高法院院长,或者叫**官!”

    李玄霸心想:这下总不会错了吧!

    杜如晦点头道:“元的提议很好,司法部的确比刑部之名更适当,最高法院也比大理寺听起来合理。臣附议!”

    “很好,魏征!”

    “臣在!”

    “本王就让你来担任这个最高”不。是司法部的司法部长。也就是以前的刑部尚书。日后订制国家法律,掌管和监督全国刑狱的执行,升调考核刑狱官员的事情都由你来负责。这可是一件很重大的责任啊,魏征,你愿意担起这个责任吗?”

    魏征心神一震。急忙下跪道:“臣愿意担任,臣必会做好这份工作。不会辜负元的期望!”

    “很好,从今以后,你就是司法部的司法部长了!”

    李玄霸心中暗想,这个魏征是个人才没错,不过在原先历史上他貌似个性太屈,虽然他以敢于“犯颜直谏”而闻名,但本王可受不了让他整天在本王的耳边叨唠,数落本王的不是,本王可没有二哥李世民那么“虚伪”不论魏征说什么都忍受着。为了避免魏征整天没事就“犯颜直谏”本王就不封他为谏官,让他去掌管全国司法刑狱去,估计会把他忙得再也没有时间来对自己“犯颜直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