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三教浅析(二十八)-《大师》
第(3/3)页
这种心态就如同是,自己原本快乐的心境又何必要被他人的行为所左右呢,对吧?
在此奉劝各位,虽说佛家所提倡的‘日行一善’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于自己身侧所能够举手助力的事情不妨多做做,【助人即是助己】,日子久了,敢说您会有体会的。
呵呵,闲话少说,来看看当年的佛陀爷爷成功悟道后,有何打算呢。
佛陀得道后,念诸众生。迷网邪倒。难可教化。若我住世。于事无益。不如迁逝无余涅盘。其时刚有此念,天人震动,围绕请法,皆曰:“惟愿世尊慈悲,普度众生。”
佛陀曰:“止、止,我妙法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注:上边那段文字拿现代的语言来讲,意思就是说,佛陀爷爷当年看到这些人不求上进就打算跑路了,这下子可把天人、菩萨等众吓的不轻,心想:“在这片荒郊野地之上,好不容易才来了个这么大学问的老师,哪里能够让他老人家就这样跑了!”所以,纷纷赶来哀求:“虽然我们处于偏远贫穷之域,但是内心还是很想致富滴,所以恳请您老人家给指条明道。”佛陀爷爷这才答应了下来,说:“要致富先修路。问题是我所说的话语,很难让那些最求立竿见影的家伙们相信,咋办。”
增上慢就是指骄傲自满,反面就是谦虚,到了绝对的谦虚,就是老子所讲的‘虚怀若谷’。
这便是关于佛陀**之始的记载,可以说我们今天能够见闻佛法,得益于天人请法之缘故。
但在下认为如果天人不去请法,佛陀也未必会涅槃,因为佛陀在修行时,没有成佛时,他答应频婆娑罗王成佛后去哪里教化。佛是不妄语者,不像我们这样整天鬼话连篇,他答应的事情是一定会去做的。
总的来说,佛家以修心为主,心净则国土净,其地狱天宫皆为净土。学净土宗的同学千万要注意,莫一天‘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滴拼命买飞机票,想到极乐世界,什么时候出境呢?躺进棺材之时才能去呀!逆向思维下,那不是在求死吗?
阿弥陀佛的庄严净土在哪里?
就在这里,念佛要把心境变了,于一念之间,只要心净,处处皆是净土。
这个道理与心的道理是同样的,你们学佛法就不要沈迷在宗教中钻牛角尖,要了解科学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佛学,佛学是大科学。
因为是简述,佛陀修持得道的经历就只能讲到这里了,再说后面的大家都是知道滴,佛陀而后**四十九年广为传播,利益了人、天无数。他老人家还预见到了,佛法在印度消亡的情形,以及从什么时候兴盛流传于中国等等。
看看,在下能力有限啊,单描述下佛家就枝枝叶叶的牵扯出一大堆东西,这才谈到本土的宗派(啰里啰嗦滴,还望同学们见谅,以下真是简述了)。
第(3/3)页